查看原文
其他

田鹏颖:思政课创新要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

田鹏颖 思想火炬 2020-09-19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依据、重要立场、重要使命、重要地位、重要要求、重要方法、重要保证,特别强调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这对我们深刻总结近年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经验,深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的认识,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辩证矛盾,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具有重大意义。


一、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本质

  政治和学理是两种事物,政治性和学理性有着明显差别,这是讨论政治和学理、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基本前提。我们讲“统一”,是辩证的统一、矛盾的统一。这种矛盾是辩证矛盾,而不是逻辑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生活过程本身固有的矛盾。黑格尔在《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54—255页)中指出:“在对立中,有差别之物并不是一般的他物,而是与它正相反对的他物;这就是说,每一方只有在它与另一方的联系中才能获得它自身的【本质】规定,此一方面只有反映另一方,才能反映自己。另一方也是如此;所以每一方都是它自己对方的对方”。这充分表明“他物”是自己的他物,辩证矛盾的对立面是“自己的”对立面。矛盾着的对立面作为自己的对立面,相互渗透、相互饱含、相互转化、相互贯通。这就是统一性。

  由此可见,第一,这种统一性不是我们强加或嵌入的,而是事物本身内在的固定的;第二,这种统一是辩证矛盾着的两个方面相互之间的统一,各自在对方中发现自己、表达自己、体现自己;第三,这种统一是矛盾对立双方相互给予、互相补充、互相成就的过程。当然,社会领域,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的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是在教育主体——教师的主张、选择、作为中实现的。所谓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政治性与学理性统一,就是政治必须是通过学理性展现的政治,学理必须是表达政治的学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表明我们党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思想政治教育既不能独断,更不能武断,必须尊重规律、遵循学理,以理服人。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我们说:“武器的批判同样不能代替批判的武器”。马克思说:“物质的力量只能由物质的力量来摧毁”。我们说:“理论的力量只能由理论来摧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让理论支撑政治、解析政治、说明政治,从而让思想政治润物无声地进入受教育者心灵。


二、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根据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并不是人们的主观臆想,而是有着理论底蕴、现实支撑、文化基础的方法论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理论成果及其文化形态,特别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我国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国防、党建等领域形成的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和成果都不是空穴来风,都有其自己深厚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所有这些都为我们坚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中央对教育工作高度重视。我们对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建设,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保证。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断深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为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有了这些基础和条件,有了我们这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在政治性和学理性统一中,必须注重讲理论,而不是轻意下结论;必须注重讲原理,而不是注重讲故事;必须注重思想性,而不是注重戏剧性。


三、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教学的关键在做到“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从而“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一是用坚定的立场对待政治。“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在任何情况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必须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永远站在党和人民一边,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用深厚的历史把握政治。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只有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才能透视出历史运动的本质和时代发展的方向。”马克思主义形成于对资本主义历史运动的本质和时代发展方向的科学把握之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也基于“大历史观”确立中国历史新方位,结合近代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发展的“大历史”,创立新思想。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以深厚而广阔的历史视野,用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思想政治”的道理讲明白,讲清楚。

  三是用真理的态度对待政治。无论是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还是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教学中,都要坚持真理问题的辩证法,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颠扑不破的伟大真理,又要明确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并且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启发学生,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式、根本不变的价值选择。

  四是用科学的理论解析政治。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理服人,并在此基础上引导青年学生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这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的奥秘所在。


(作者:田鹏颖,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常务理事,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相关链接:

田鹏颖:雷锋精神——新时代宝贵精神坐标

田鹏颖:向新时代伟大的劳模精神敬礼

田鹏颖: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田鹏颖: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阶段

田鹏颖: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伟大工程”



感谢支持国家主流价值观

公益宣传平台建设





分享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分享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长按左侧二维码,即可出现“识别图中二维码”提示,点击可只直接关注公众号。


共享“思想火炬”新浪官方微博:@思想火炬


共享“思想火炬”官方头条号:@思想火炬





正能量微信公众号推荐:








思想火炬

点击图片关注



请关注:新浪官方微博@思想火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